深圳游學,三天兩晚,四家優秀企業,滿滿的干貨帶給大家太多沖擊。離開深圳,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后,大家紛紛把所學所悟進行提煉總結,從各自不同的視角再次進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,融會貫通,回味無窮。在此,我們摘錄了部分內容分享給大家。
(接上篇)
3、關于“活”
1、“活”下去
騰訊每天想著如何活得更年輕,保持活力,每隔6-7年都要做一次組織變革,讓自己蛻變成長;萬科經歷了2次股權之爭,N次危機事件,公司大會滿墻的“活下去”,讓人觸目驚心;華為在美國的技術封鎖下,立下“扎到根、捅破天”的決心,讓打勝仗成為一種信仰。這讓我更加理解了約翰?科特在《領導變革》一書中提到的變革第一步為什么是樹立緊迫感,長期保持這種緊迫感,才有能力敏銳地捕捉到“危”,更能捕捉到“機”,才能長期生存下去,才能活得好。
2. 機制靈“活”
管理機制沒有對與錯,只有適合不適合,是否適合現階段的企業發展,是否適合現階段的人才培養與激勵,是否適合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變化。由繁入簡,再由簡入繁;分久必合,再合久必分,人與組織都在進化,機制怎能不同步進化。這又讓我理解了為什么企業家們都喜歡研究生物學,自然科學,因為人與組織一直都在“形成”的過程中,我們是“活”體。
3. “活”學“活”用
十幾年前曾經有很多企業跟風學萬科建立職業經理人機制,幾年前,又有大批企業學萬科做事業合伙人機制,殊不知當他們按照自己理解建立的合伙人模式已經進入2.0或3.0版本的時候,萬科的事業合伙人才進入到0.994版。對標學習不能靜態的學,否則就是東施效顰,學得四不像,成天瞎折騰。這回我明白了不僅華為是學不會的,騰訊和萬科也是學不會的,我們真正要學的,是他們的思維方式,不僅要有思變的勇氣和決心,更要有思辨的邏輯來設計和驗證,比如華為的怎么在解決問題的時候,向上下游提意見;怎么通過解決一個問題去規避一類問題。學習沒有捷徑,必須自己雙方沾泥,進入心流,才能得到成長,越投入,才能越得到,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有得天獨厚的基因。
——金愫
3、關于創新
創新因時而動
1、創新是對外部環境適應性改變
騰訊、萬科的每次重大的戰略調整,都是從外部環境的壓力開始,騰訊的轉變源于對未知的恐懼,萬科前期的多元化向專業化轉變原因之一也是源于資本的壓力,而每一個創新都是改變的具體動作,王者榮耀背后是社交向文娛的延伸戰略,建筑工廠化定制背后是專業化戰略的體現。
2、突變不可預測,但土壤可以培育
創新是泡泡,是冒出來的,是不可預測的,就像基因突變一樣,只能判斷一定會出現。但是創新的土壤可以培養,這個領域的創新的規律可以明確,創新需要的條件可以明確,要做的是育種,播種,澆水,松土,施肥,除蟲,田間耕種都可以對應在創新管理中。
3、自信是產生創新的必須前提
創新需要年輕的熱情,活躍的大腦,但有一個繞不過去的前提,創新是源于對自身真正的自信,對自身認識不充分,基礎能力欠缺,不能把握客戶需求方向的時候談自信,這是迷之自信,自嘲可以,但有礙于成長。作為耕種者有責任看穿表面自信后面隱藏的畏懼,幫助其成長,幫助其用成功建立自信,心里有底了,壓力釋放出來才是成為創新的動力。
——閔亮
這四家企業基本上都是有20-30年的企業發展歷史,而且在企業創立之初與到目前為止的產品服務、業務結構、商業模式、管理體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。比如:萬科從外貿到地產,從多元化到專業化,從專業化到生態化;騰訊的從qq到微信,從交流工具到社交平臺,從社交平臺到生活服務生態等。這些企業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,市場的篩選,是這些企業一直在持續創新,不斷的去適應甚至是引領社會與行業的發展與變遷。而他們的創新不是靈光一現的,標新立意的,而是立足于市場需求,發展的中的新問題,基于客觀調研分,然后再付諸于扎扎實實的實踐中。這樣周而復始,形成了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。
——麗萍
什么樣的環境土壤就會長出相應的參天大樹
大家都說深圳是一塊創新創業的熱土,從政策到城市文化,無處不在體現“來了就是深圳人”的開放和海納百川。唯一一座沒有方言的城市,感覺是不是很不可思議。這種城市的外部環境,我覺得在騰訊交流的過程中體會頗深。騰訊的招聘準入門檻很高,但是來了就是騰訊人,鼓勵內部人才內部流動、偏師創新,保持團隊對創新熱情的純粹性,給到適當的冗余空間等等。都是基于人本主義,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,如果沒有發光,那肯定是位置不對。
——劉春明